首页
业务
关于
客户
服务
联系
13520390899
资 深 的 互 联 网 开 发 服 务 商
专注于 网站开发 / 小程序开发 / APP开发 / 软件开发
网十科技 > 动态

从微信「朋友圈三天可见」解析页面设计的原因

这次为大家解析微信的一个功能,从表面到深层的思想,我都会做一个详细的说明。

我本身并不是什么社交达人,社交产品用得也不多,除了微信就是QQ,没其他了。微博我长这么大都没怎么用过,打开它的次数屈指可数。

不过近些年的社交产品真的变化非常大,光说微信,从文字聊天到语音聊天,现在甚至都可以视频了。其他各类社交产品的交互模式也真是日新月异,至今我都觉得探探的左右滑动的交互很新奇。

各类产品都想分到社交的一杯羹,包括支付宝推出的生活圈、陌陌的网红直播、小密圈的问题留存,无不是为了这个目的。

看着这些变化非常快的社交产品,也为了不让自己在社交这块落伍,我就决定通过微信的「朋友圈可见范围」这个小细节来谈谈到底是什么影响着社交模式的变化,以及这个变化改变了什么。

我是一个不怎么看朋友圈的人,所以很少关注朋友圈功能的变化。不过前阵子微信推出了关于「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」的功能,可选择三天或半年,我觉得还是挺「有趣」的。就连各大公众号、知乎专栏都在写关于「三天可见」的文章,不过多半属于抒情类,咱作为交互专业人员,必须理性一点。

以前看到过一句话:交互设计要提供给用户足够的安全感,不能侵犯用户隐私。虽然在这个时代说隐私很可笑,但不代表人们不想要隐私,两个是不同的概念:前者是客观的,后者是主观的。

如果你去看一个好友的朋友圈,在其个人资料栏里面,微信还展示了其「个人相册」的小图信息,好像在告诉你:我没有屏蔽你哦。但是一点进去才发现,只能看到最近三天,有种赤裸裸被欺骗的感觉。

那么微信为什么推出这个功能呢?是因为现在的人都开始关注内心了么?如果是真的,那这个世界会变得很不一样。所以明显不是,微信之所以推出这样的功能,一定是基于现实用户的操作数据为基础的。

比如我的朋友圈有这么一类人:每次发完内容,过不了多久就不见了,要么是删了,要么是设置为仅自己可见了。说实话,发一条删一条或隐藏一条,其实挺累的,这类人内心肯定有很多想法,而「三天可见」这个功能正好就满足了这类人的需求。即不用删除也不用隐藏,还能告诉对方:我没有屏蔽你。

为了探究这类人内心的真实想法,我特意问了一些人,为什么要设置「朋友圈三天可见」?这是一个什么心态呢?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回答:

往事不堪回首,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过去愚蠢的、秀恩爱的、杀马特的样子。

过去的都过去了,没什么好纠结的,活在当下吗~

我不需要别人的关注,保持一点神秘感挺好的。

……等等,诸如此类的官宣。

我们来重新解析一下上面的言论,看看他们真实的想法是怎么样的:

每天看着朋友圈那些朋友发的高大上的东西,觉得自己发的好没品位啊,他们看到我的朋友圈会不会觉得我out了,赶紧清理一波。

我以前发的东西好像没什么营养,要是被我中意的人看到了怎么办?

不能让别人了解我太多,不然我就没了隐私了,我要让别人觉得我很神秘很牛逼。

不知道大家发现没,这一整段内容都在传递一个信息:人自身的矛盾心理导致了社交的复杂化。

开头我就在说,现在社交模式日新月异,社交产品层出不穷,说到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复杂了。微信一开始秉持的理念是熟人社交,虽然那会「附近的人」、「摇一摇」等功能热度都挺高,但是人们对这些功能的概念其实不是很理解,简单说就是没玩透。

现在不同了,什么产品都有,有些App是朋友安利我,让我看看里面的交互的,真的,看完都刷新了我的世界观。所以在这个时代背景下,微信推出的「三天可见」功能更像是为处理复杂社交做减法,根本原因是:好友人数的增加激化自身矛盾心理。怎么说呢?继续往下看。

本来我以为「三天可见」是属于朋友圈内容「阅后即焚」类似的工作,但是仔细思考了下,发现原来这个功能并没有这么简单。

我们先看看朋友圈目前的一些功能:

陌生人是否可见:未添加好友,陌生人可查看你的朋友圈十条信息,或者完全无法查看。

屏蔽好友看自己的朋友圈:虽然是好友,但是对方无法查看自己的朋友圈状态。

屏蔽看好友的朋友圈:在朋友圈不会出现该好友的任何信息或状态。

7x24
售后服务支持
10
故障时长赔付
16
16年行业服务经验
20
售后服务人员
70
设计、开发团队
10
国内顶尖技术专家
1000
大型及上市企业
版权所有 © 北京网十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 APP 小程序 软件 备案号:京ICP备16050073号-2

电话咨询